一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區(qū)別
1、兩者的含義不同。
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收入和支出總量的調節(jié)來影響總需求,使之與總供給相適應的經濟政策。它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。(積極的財政政策:擴大財政支出,使財政政策在經濟增長、優(yōu)化經濟結構中發(fā)揮作用)。
貨幣政策是指一國中央銀行(貨幣當局)為實現(xiàn)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對貨幣的供應量和信貸量進行調節(jié)。
2、兩者采取的方式不同。凡有關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政策,如稅率、發(fā)行國庫券、規(guī)定按較高的保護價收購糧食、對公共工程或商品與勞務的投資的多少等都屬于財政政策。和銀行有關的一系列政策,如信貸政策、利率政策、外匯政策、銀行準備金率政策、央行貼現(xiàn)率政策和公開市場操作則屬于貨幣政策。
3、政策的制定者不同。財政政策是由財政機關制定的,必須經相關部門通過,而貨幣政策是由中央銀行制定的。
二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聯(lián)系
1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經濟政策。二者主要是通過實施擴張性或收縮性政策,調整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。
2、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具有一致性。兩者都要求達到貨幣幣值的穩(wěn)定,經濟穩(wěn)定增長。勞動力充分就業(yè)和國際收支平衡,以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(fā)展。
3、一般條件下,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。財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為特征,有迅速啟動投資、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,但容易引起過度赤字、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,因而,財政政策發(fā)揮的是經濟增長引擎作用,用以對付大的與拖長的經濟衰退,只能作短期調整,不能長期大量使用。貨幣政策則以微調為主,在啟動經濟增長方面明顯滯后,但在抑制經濟過熱、控制通貨膨脹方面具有長期有效。它通過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進行調節(jié)和控制具有直接、迅速和靈活的特點。經濟的有效運行發(fā)揮調控作用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