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新個稅到底是怎么算的?
舉個簡單的栗子——李某在上海工作,他的崗位薪資是10000元/月。但這個工資并不是李某能在銀行卡里見到的工資,而是“到手工資+五險一金(個人繳納部分)+個稅”。
人事計算個稅時,需要先將五險一金從總工資中扣除,按照上海標準,五險一金個人繳納1750元。
應稅薪資=工資-五險一金=10000-1750=8250元
為了減輕居民負擔,設置了起征點,過去是3500,現(xiàn)在是5000,意思是:李雷8250的工資可以分為兩部分,5000元是免稅,剩下的3250參與繳稅(即應納稅所得額),即:
應納稅所得額=應稅薪資-起征點=8250-5000=3250元
那么剩下的3250元要如何計算個稅金額呢?
過去的《個人所得稅表》:
現(xiàn)在的《個人所得稅表》:
【傳統(tǒng)的計算方式】應納稅所得額為3250,3000的部分繳稅3%,超出3000的部分繳稅250,綜合為 3000 x 3%+250 x 10%=115元。
【快速的計算方式】速算扣除數(shù)的存在,可以避免傳統(tǒng)麻煩的計算,應納稅所得額為3250,繳稅級數(shù)為二,按照公式【個稅=應納稅所得額 x 對應稅率 - 速算扣除數(shù)】計算,綜合為 3250 x 10%-210=115元
個稅 = (總工資-五險一金-起征點)x 對應稅率 - 速算扣除數(shù)
個人所得稅計算器2022年新版
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(綜合所得適用) |
||||||
項目 |
年薪 |
級數(shù) |
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|
稅率(%) |
速算扣除數(shù) |
|
工資(基本) |
100,000.00 |
1 |
不超過36000元的 |
3.00 |
0.00 |
|
福利費視同工資 |
2 |
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|
10.00 |
2,520.00 |
||
工資總額 |
100,000.00 |
3 |
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|
20.00 |
16,920.00 |
|
4 |
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|
25.00 |
31,920.00 |
|||
5 |
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|
30.00 |
52,920.00 |
|||
6 |
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|
35.00 |
85,920.00 |
|||
7 |
超過960000元的部分 |
45.00 |
181,920.00 |
|||
社?;鶖?shù) |
5,162.00 |
年數(shù)據(jù) |
月數(shù)據(jù) |
可抵扣月 |
個人扣繳比例 |
|
基礎扣除數(shù) |
60,000.00 |
|||||
各項社會保險 |
社保 |
4,955.52 |
412.96 |
12.00 |
0.08 |
|
失業(yè) |
309.72 |
25.81 |
12.00 |
0.01 |
||
醫(yī)保 |
1,238.88 |
103.24 |
12.00 |
0.02 |
||
小計 |
6,504.12 |
542.01 |
0.11 |
|||
公積金 |
0.00 |
12.00 |
||||
年金 |
0.00 |
12.00 |
||||
合計 |
66,504.12 |
|||||
明細 |
年數(shù)據(jù) |
月數(shù)據(jù) |
可抵扣月 |
專項扣除基數(shù) |
人數(shù) |
|
專項扣除 |
子女教育 |
12,000.00 |
1,000.00 |
12.00 |
1,000.00 |
1.00 |
繼續(xù)教育 |
0.00 |
0.00 |
12.00 |
3,600.00 |
||
嬰幼兒照護 |
0.00 |
0.00 |
12.00 |
1,000.00 |
||
大病醫(yī)療 |
0.00 |
0.00 |
12.00 |
|||
住房貸款利息 |
12,000.00 |
1,000.00 |
12.00 |
1,000.00 |
||
住房租金 |
0.00 |
0.00 |
12.00 |
1,000.00 |
||
贍養(yǎng)老人 |
0.00 |
0.00 |
12.00 |
1,000.00 |
||
合計 |
24,000.00 |
2,000.00 |
18.00 |
|||
可扣除數(shù)合計 |
90,504.12 |
|||||
應交稅費 |
金額 |
|||||
應納稅所得額 |
9,495.88 |
|||||
應納所得稅 |
284.88 |
|||||
稅負率 |
0.28% |
|||||
公式=IF(C29>960000,$C$29*L26/100-M26,IF(C29>660000,$C$29*L25/100-M25,IF(C29>420000,$C$29*L24/100-M24,IF(C29>300000,$C$29*L23/100-M23,IF(C29>144000,$C$29*L22/100-M22,IF(C29>36000,$C$29*L21/100-M21,IF(C29>0,$C$29*L20/100-M20,0)))))))
標簽: